首页  |  广告预订  |  报纸订阅  |  印刷业务  |  新闻报料  |  联系我们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关于集团

与海南共同成长——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发展史展出方案

2010-04-19

•前言

    在战火硝烟尚未散尽的琼岛大地上诞生,在潮起潮落的风云变化中一路前行,在改革开放的汹涌大潮中成熟发展,作为祖国第二大宝岛上的地方党报,1950年5月7日创刊的《海南日报》,已走过60年的风雨历程。
    六十年来,以“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爱岗敬业的好记者”——甘远志为代表的一代代海南日报人,始终把党性原则、人民利益、社会效益作为办报宗旨,把亲民、权威、可信作为最高追求,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记录珍贵历史瞬间,讴歌时代风云人物,不断提高公信力、影响力、感染力、吸引力,充分发挥了党报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作用。
    六十载风雨洗礼,几代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海南日报》打造成中国最大经济特区最具影响力的强势媒体。同时,海南日报社媒体发展也从一报到多报,从纸质媒体到电子媒体,稳健地走向拥有“六报一网站”的大型传媒集团。
    六十年辛勤耕耘,几代人艰苦创业,拼搏进取,报业经济从无到有,从单一的报纸经营走向以报为本、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
    六十载奋斗,几代人奉献。辉煌,已凝固成为历史——

第一单元 亲切关怀
导言:从创刊以来,海南日报的成长与发展,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

•报头题字。
    配邓小平图像重点展示现在使用的报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手笔。
    文字说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新生的海南省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期待,这促成了他第二次为地方党报题写报名。1988年5月12日,邓小平同志欣然题写了“海南日报”四个遒劲的大字,为年轻的海南省委机关报留下了永远的骄傲和鞭策。1988年5月20日,海南日报正式启用这一题词作为报名。
    1950年5月7日,《新海南报》诞生,创刊号,冯白驹题写的报头,这是《海南日报》的前身。
    1958年8月,《新海南报》更名为《海南日报》。1959年11月,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到海南视察,为《海南日报》题写了报名。展出题字。
    在展板下方,制作玻璃框展示中央领导的题字:1990年,薄一波、王任重为海南日报题词。
•领导关怀。(只展出中央常委以上领导阅读海南日报或与本报记者交谈的图片)

    江泽民、万里、王震、乔石、李瑞环、宋平、吴官正等领导与海南日报有关的图片。(需征集有没有近几年中央领导人与海南日报有关的图片。)

•领导视察。
    200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宣传部部长丁关根视察海南日报社。
    刘云山视察。
    各时期海南省委主要领导视察海南日报社的图片。用集纳形式展示。

第二单元 报史沿革

•烽火中诞生
    1950年5月7日,在硝烟尚未散尽的琼州大地,《新海南报》诞生,为中共海南区工委机关报,对开二版,她是在原革命根据地中共广东省委琼崖区委机关报《新民主报》和《北区人民报》的基础上,接管了国民党在海口办的《和平日报》、《大光报》等报纸后创办起来的。《新海南报》是《海南日报》的前身。
    展出:《新海南报》创刊号。创刊号为对开二版,铅印竖排繁体字,零售人民券壹仟元。
    展出报纸创始人李英敏关于创刊的回忆录。展出海南日报记者对李英敏的专访,见2000年5月8日《海南日报》第一版。
    各时期党在海南的机关报——用图片展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潮周报》。
    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新闻》。
    解放战争时期的《新民主报》。

•阳光下成长(创刊后——1988年3月)
    这一时期,作为中共广东省海南区委的机关报,作为一家地区性报纸,海南日报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1951年1月,中共广东省海南区委员会成立,《新海南报》成为区党委的机关报,每日对开四版。
    1952年10月1日增出《海南农民报》,周三刊,四开四版。同时《新海南报》改为四开二版,主要刊登新华社编发的国内外新闻。
    1953年12月1日,《新海南报》更名为《每日新闻》,出四开二版;《海南农民报》同时更名为《新海南报》,对开四版。展出报纸。
    1958年8月起,海南区党委决定《新海南报》改名为《海南日报》,每日出对开四版。1959年12月1日,启用国家主席刘少奇题写的报名。
    1967年到1968年间,受文化大革命冲击,《海南日报》两度停刊,改出《新华电讯》,每日四开二版。展出停刊后改出版的《新华电讯》和再度复刊后的海南日报。
    1984年5月31日,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副省级行政机构)成立,《海南日报》成为中共海南行政区委员会的机关报。
    1985年1月1日起改出对开四版,至1988年12月底止。

•大潮中崛起  (1988年4月—— 2002年5月)
    1988年4月13日,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批准海南建省。4月26日,海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挂牌,海南日报升格为海南省委机关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承担起更加重大的责任,也迎来了更快发展的契机……
主要展出:
    升格为省报的海南日报,1988年4月14日和同年4月27日《海南日报》头版。
    1989年1月1日,《海南日报》扩为每日对开八版。
    1991年1月1日,创办了《海南日报•海外版》,后于1995年6月改为《海外时报》。展出海外版和海外时报的报样。
    1993年3月6日,创办《特区证券报》,2001年1月1日更名为《证券导报》。
    1994年10月1日,创办《特区文摘》报。
    1999年1月1日,《海南日报》扩为每日对开十二版,在报道内容上也进行了改革。
    2001年元旦,用原《海外时报》刊号,创办《南国都市报》,为海南新增了第一份都市类报纸。南国都市报秉承“市民的需要第一”的理念,以“说市民话,办市民事,帮市民忙,进市民家”为办报宗旨,深受市民喜爱。创刊当年发行量超过十万,几年后日发行量最高突破20万份。据央视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海南都市类报纸中,南国都市报市场占有率第一,品牌美誉度第一,市场传阅率第一,广告客户满意度第一。
    2009年底,《南国都市报》连获殊荣,荣获“2009年十大创新都市报”和“2009中国最具公信力都市报优秀奖”两项荣誉。展出牌匾或证书。
展出首期和几年来较有影响力的都市报版面。
    2001年12月26日,《海南日报》扩至16个版,在新的世纪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

•新时代奋进。(2002年6月20日——      )
    2002年6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由此走向跨越式发展之路……
    2003年11月,法制时报划转为集团主管,从周三报变为周六报,法制时报创刊于1998年1月。
    2004年9月1日,海南新闻网正式组建运营,其前身是海南日报网络版。2006年7月18日,海南新闻网更名为南海网,正式成为省政府新闻网站。展出南海网首页图片。
    2010年1月1日,《南岛晚报》在三亚创刊,这是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在大本营之外办的第一份报纸,也是一张综合性的晚报,其前身是出刊三年后停刊的《生活服务导报》。展出《南岛晚报》和《生活服务导报》创刊号。
    到2010年,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拥有《海南日报》、《南国都市报》、《南海网》、《南岛晚报》、《法制时报》、《证券导报》及《特区文摘》,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产品体系。集纳展出六报一刊。

•根据展厅情况:列表展示海南日报由对开四版到十六版的发展过程。
•列表展示海南日报从创刊至现在历届领导班子。

第三单元 实力变迁
    导言:从无到有,艰难起步,伴随着改革开放、建省办大特区等时代大潮,在一代代报人的艰苦努力下,海南日报的经济实力有了显著增长……

•白手起家(1950年5月——1988年3月)
    《海南日报》的前身《新海南报》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诞生的。《新海南报》创刊初始,办公场所是原旧政权报纸《大光报》位于新华南的一幢旧式小楼,整个报社设备非常简陋,编采手段、印刷技术设备长期处于原始落后的状况:记者采访最好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记录工具就是纸和笔,印报用的机械只有几台旧的脚踏平板印刷机,后来改用汽车头发电和用发达带动的平板印刷机,直到1959年才有了第一台上海制造的32寸轮转铅版印刷机。此外,当时制版用锌版,排版用笨重的铅字,接收新华社电讯用的是从国民党政权的报纸接管的老电讯设备……
    图片展示:五十年代制版工人手工劳作。50年代的报社印刷厂,50年代印刷车间,6度印刷机,接收的国民党报纸电讯设备,拥挤的生活区。
可以考虑制作铅与火时代排字工的雕像,展出铸字用的熔铅锅。

•记忆碎片之一——广告收据。这是一张1951年的《新海南报》广告费收据。距今已经保藏了58个年头。它是海南日报当时经营状况和政治环境的历史见证。
    这张收据编号为737号,日期为1951年10月19日。创刊初期的《新海南报》也可以刊登广告,实不多见。收据上编号为737号,说明这是《新海南报》创刊一年多来刊登的第737个广告,大约日均刊登两则广告。
    收据上标明广告收费12万元,这是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它与以后几套人民币的比值是10000:1,相当于现在的12元。不过这个费用在当时也是很高的,当时一个科长的月收入也只有3.8万元。

•记忆碎片之二——印刷设备。从1950年到1987年这36年间,报社印刷厂先后四次更新印刷设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报社经营实力从零起步、从无到有,艰苦创业、勤俭起家,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1959年购入上海32寸轮转铅版印刷机1台,最高印刷速度1万份/小时,最大生产能力可印刷1对开张单色报纸;按当时《新海南报》的发行量4-6万份来计算,印完当日报纸需用时4-6个小时。1973年购入上海小高速机1台(1组Y型),最高印刷速度2万份/小时,最大生产能力可印刷1对开张单面套红报纸。1976年购入上海小高速机2台(每台1组Y型),最高印刷速度2万份/小时,最大生产能力每台可印刷1对开张单面套红报纸。1986年购入瑞典D25桑拿机2台(每台2组Y型),最高印刷速度2.5万份/小时,最大生产能力每台可同时印刷2对开张单面套红报纸。
    用图片展示这几种印刷设备。

•跨越发展(1988年4月——1997年):
    1988年4月,海南建省,在《海南日报》升格为省报的同时,在特区大开发的时代大潮中,海南日报的报业经济也迎来了腾飞的重大历史机遇……
•记忆碎片之三——轻体房。关于轻体房,1988年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加盟海南日报的年轻人都对其有着特殊的记忆,这批人现在还留在报社的,都已四五十岁,大都成了集团的中坚力量。
    轻体房深深地烙着时代的印记。1988年,建省办特区,十万人才过海峡,伴随着《海南日报》升格为省报后事业的发展,许多大学生加盟到了报社的采编队伍中。为了解决这批人的住宿问题,报社在原办公楼和宿舍楼的楼顶上加建了轻体房。这种简易房冬不御寒,夏不防暑。经阳光暴晒后,闷热异常,人呆在房内如烤红薯;台风袭来时,雨打铁皮,声音直击心扉……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这批人和报社的老同志一起用自己的笔墨为新生的海南省热情讴歌,挥洒了他们的汗水……
展出轻体房的照片,如有当时的生活照更好。对比展出新华南新宿舍楼的照片。

•记忆碎片之四——广告收入过亿。1993年,海南日报广告收入创记录地达到1.24亿,在全国省报中排名第二。回过头来看,当时广告收入过亿有其特殊性和偶然性,是因1992年开始的全国又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使海南房地产开发升温而房地产广告直线上升形成的,当然也凝聚了海南日报报业经营人的辛勤努力。海南日报的广告量再次过亿是在10多年后的2007年。

•日新月异(1998年3月——  )
    1998年3月28日,《海南日报》社从新华南旧址迁到金盘路新址,搬进2.1万平方米的智能化大厦,海南日报的发展有了更新更大的平台,全部采编系统进入无纸化办公时代,报业经济向多元化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用图片展示新的综合大楼、印刷大楼、采编平面。

•喜迁新居的同时,海南日报在人事制度、新闻业务、经营管理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并制定了报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以报刊经营为主业,以产业拓展为方向,以资本运营为杠杆,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工程为保障,加快并稳步推进报业发展的多元化、多产业和高效率。配图展示当时竞争上岗的情形。

•发行创新。发行图表。海南日报在全省人均占有率、省会城市人均占有率、自费订阅率、零售量等指标上,均居全国省级党报首位。海南日报发行量连续20年稳步增长。用图表展示。
    南国都市报创刊以后的发行数据,用柱壮图展示。
    南海网建网以后点击率、用户流量等数据。

•广告超越。广告增长图表。海南日报1998年以来历年的广告量。

•印刷革命。1998年后,印刷设备的更新换代更加频繁,带来的是技术的飞跃和印刷能力的突飞猛进。上世纪90年代末购入日本大都市2型高斯机1台,最大生产能力可同时套印1对开张单面彩色+2对开张双面套红+1对开张黑白共4对开张报纸。2002年购入德国高宝科美特印刷机1台, 最高印刷速度7万份/小时, 最大生产能力可同时套印4对开张双面彩色报纸。2007年购入上海高斯机1台, 最高印刷速度4万份/小时, 最大生产能力可同时套印4对开张双面彩色报纸。(说明:目前上海小高速机和上世纪90年代初购进的瑞典桑拿机已全部报废处理。)
    目前,有60年历史的印刷厂已成为全省最大的印刷企业,日均印量达到近200万对开张,承印和代印报业集团旗下各报及《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中央和省内外报纸共30多种。

•资产倍增。固定资产增长图表。1988年前,十年一个数据;1988年后,五年一个数据。

第四单元 感动中国人物——甘远志

•感动中国人物——甘远志。2009年9月,甘远志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这是全国新闻界的骄傲,是海南新闻界的骄傲,更是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全体员工的骄傲。配甘远志西沙留影图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批示:甘远志同志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献身于党的新闻事业,认真履行新闻记者的神圣使命,忠于职守,敬业奉献,忘我工作,成绩卓著,树立了新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是新闻记者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新闻史上,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制作展示刘云山的批示。

•甘远志生平和事迹。甘远志,男,汉族,四川省广安县人,中共党员。生前系海南日报社经济部主任记者。
    甘远志从事新闻工作18年,尤其是2001年6月调到海南日报社工作后,更是以高度的政治觉悟、社会责任感和顽强拼搏精神,采写了许多有分量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他在海南日报社工作的1000多个日子里,采写的稿件达1000多篇。他的作品如《碑,是人民树的》、《洪灾区采访记》、《海南铁路百年梦》、《掌声,15次响起》等多次获全国和省级好新闻,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他的敬业精神在新闻界有口皆碑。他不怕艰苦,主动要求到偏僻落后地方驻站采访。为了给读者提供最新最鲜活的报道,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以前是报道空白的领域,他挖出了源源不断的新闻;以前少有问津的部门,却被他跑成“热门”;枯燥的、难采访的题材,难出稿、别的记者不愿跑的部门,成了他报道中最活跃的领域。他品格高洁,严于自律,始终坚持记者的职业操守。金钱面前不动心,恐吓面前不退缩。他始终以一个新闻人的姿态奔波在路上。他用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良知、责任和精神,为这个行业树起了一面旗帜。2004年9月4日,在海南省东方市采访途中,他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年仅39岁。

•在展厅中央矗一雕像。用文字展示新闻界经典语言:“你看见我的时候,我在报纸上;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在路上。”展出甘远志物品、甘远志采访图片、追悼会图片等。

第五单元 团队风采

•薪火相传。(分三个时间段展示海南日报人员增长情况及结构变化,突出学历、职称、专家称号比例变化。)
    创刊时,仅有一张报纸时的员工人数及构成。
    海南建省,海南日报升格为省委机关报,当时队伍扩张后的员工人数及构成。(有一个数据,建省初期,海南日报在职职工282人,更详数据人事处正在整理)
目前,全集团的人员数量和构成。

•学习培训。清华大学培训班、人力资源中心培训班、各种讲座,七位访问学者在国外学习的照片。

•友好交流。展示与国外媒体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媒体和学者专家交流的图片。
    1970年,朝鲜《劳动新闻》代表团来访。
    1970年8月,朝鲜、越南、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四国记者代表团访问海南日报社。
    1971年,越南《人民报》代表团访问海南日报社。
    英国驻广州总领事参观海南日报社,并观看《南国都市报》。
    乌克兰《乌克兰之声报》总编辑参观海南日报社。
    李昌钰等等。
    以上均有图片,更多内容还需向全报社征集。
•组织架构图。

•人才济济。
    历届全国百佳记者
    历届省十佳记者、优秀新闻工作者
    历届劳模及省以上先进工作者
    列表展示报业集团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作品目录。
    列表展示获得海南省新闻一等奖的目录。(注:集团挂牌特刊有部分记载)

第六单元 成果丰硕

•“全国文明单位”牌匾及证书。2005年、2008年,连续两届被评为 “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全国百家优秀报刊”——1994年、1997年两次入选,展出牌匾及证书。

•省级日报五强牌匾及证书。省级日报五强。2009年国庆节前,《海南日报》在2008——2009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百强排行榜评选中,荣膺“全国日报十强”、“省级党报排名第五”。这次评选是由中国广告协会发起,具体执行单位是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全国百强报刊年度广告投放价值课题组,采用数据来自央视市场研究股份公司等权威调查机构,评选依据是广告营业额、报刊发行量、阅读率等与广告投放关联度高的多项指标。

•2004年度中国报业发行先进集体;
•2007年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先进集体(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协会颁发)。
•2002年,印刷厂被评为海南省首届明星企业。
•2004年3月,印刷厂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著作累累。集团集体和个人出版的书,用展柜展出。

第七单元 共建和谐

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图表)
职工住房逐年改善(照片)
社会保险全员覆盖(示意图)
体检慰问令人心暖(照片)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照片)
和谐社区有序安然(照片)


第八单元 走向明天
    导言:进入21世纪,特别是集团挂牌成立以来,报业集团在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多元化跨媒体集团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向大型传媒集团迈进的步伐大大加快……
    全媒体:报纸、杂志、手机报、互联网、网络视频、健康传媒、户外广告等。
    多元化:广告、发行、印刷、车展、房展、培训、房地产开发等。
    用两块展板,用照片集纳的方式展示。
    用模型或图片面展示:全省地图,报社产业在全省的分布。

•结束语

    展板有限,历史无限。此陈列仅仅是海南日报极其丰富之历史的浓缩版。
    资料有限,事实无限。此陈列竭力反映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而力不能及。
    水平有限,精神无限。此陈列反复探究历史真实却难以穷究其全部真谛。
    我们遗憾,有许多宝贵财富可能因此长掩于静僻。
    我们欣慰,有这个机会让人们系统回顾漫漫长路。
    我们坚信,历史将因此更为人看重并引领我们前行。

                       社史展布展工作筹备组
                                              二O一O年二月二十三日

编辑:blues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南海网技术支持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琼ICP备09005000号-1